第12章 祸从口出(1/2)
以后王定一再也没去找过权二,权二爷也从他嘴里变成了权二。这事儿只能吃个哑巴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告到天边去权二爷也没错,说出去也只能说明自己愚钝,成为一则笑料。
不过事情并没有像王定一想的那样,迅速风平浪静起来,即便盛隆当铺已经不再跟权二做生意了,即便他派人来请也被推脱没空拒绝了。没想到的是,权二坑的人远比王定一想象得多,一时间反倒是引起轩然大波,有那不宣愤的,当时就找了权二,并把事情闹大了。
正如老谋深算的王定一所顾虑的那样,最终不光自己丢了人,还赔了官司,落了个钱财两空。整个北京的典当行有一大半都被权二玩弄于鼓掌之中,所以谁也别笑话谁,见面还拿这个开玩笑,说什么祝你下次再遇到一个权二。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权二算是彻底毁了,至此别说倒卖的买卖,就是其他行当也干不来了,名声与故事的流传之广一样,臭了大街。同时在行当里出名的还有孟小六,外面人自然不知道,但同行都知道事情是从盛隆典当行开始的,有人就猜测是王定一看穿了事情,并故意让古月斋的宋掌柜给点了出来。
宋掌柜和王定一很是要好,听到这个就去质问王定一。好友之间没道理可讲,宋掌柜说他对王定一真好,王定一却把宋掌柜当傻子糊弄,拉着王定一吃了一个多月的酒这才作罢。王定一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通,老宋听罢到处去讲,说自己和王掌柜都是傻子,人家小伙计才是真正的高人。
行当里都夸孟小六有慧根,待若干年后出徒了,王掌柜的生意只怕是要蒸蒸日上了。这事儿给盛隆当铺扬了名,别管是谁发现的,小六是盛隆典当行的人,王定一是掌柜的就觉得脸上有光。小六每月的工钱提到了八块儿大洋,而且当即给了一个月的工钱,并放了他两天假让他出去撒欢。
不过王定一有言在先,回来后就得下功夫学摺货的本事了,不光是要学这个,想当个好摺货大字不识一箩筐可不行,所以小六回来后必须边干活边学写字。一般苦力早就叫苦不迭了,让他们学认字比杀了他还难受。小六则不然,他就是好奇心重,不识字是因为家里当年穷,现在有个这么好的机会,能一边挣钱一边认字儿,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儿。
孟小六并不知道,好事儿坏事儿都是相对的,正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他享福的同时却给自己惹了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事儿。
又给家里放了几枚大洋,按照惯例小六揣着钱且得出去玩耍一番。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叫上了俩好兄弟谢大头和麻子,麻子他爹已经有所好转了,而谢大头现在也在他爹所在的铁匠铺帮忙,今天是偷溜出来的。
三人大吃大喝一顿,补充了一下肚子里的油水,又找了个澡堂子,进去泡了个舒坦,把浑身的泥儿搓了搓。拢共这些,小六连一块大洋都没花了,固定节目就是去天桥,兜里有了散碎的钱,就可以装回大爷去捧场了。
天桥卖艺的主要的饭碗就靠过往行人和那些穷苦力,若兜里的钱刚够吃喝谁还舍得掏钱看卖艺,多是看完后转身就走。但艺人的本事就是让你看的心生敬佩甘愿掏钱捧人,恰京城的老少爷们性子也爽快,看得高兴图个乐呵,自然就愿意掏钱,不过首先是卖艺者的艺能压人才行。故此,北京天桥才能成为北方三大曲山艺海之一。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