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宸的回答让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大多都是在暗中进行的,很少有人把事情放到明面上来,李天宸说的话在百官的眼里就是在说有人打压他,所以他不想在朝堂上混了,这是一言不合就要翻桌子的节奏,弘景帝此时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就这么一言不发的看着朝堂百官,面对这震耳欲聋的沉默以及不明所以的注视,百官都感觉到了不安,但是此时圣意不明,谁也不想做第一个打破沉默的人。
局面僵持了一会,就在林御史快要被吓得瘫软下去的时候,太子站出来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四弟一向忠公体国、因公费私,他身为皇子为国戍边多年,久经沙场,为我大周立下过多少功劳暂且不提,就说私德方面,弘文馆和大本堂有那么多名士大儒,有哪位说过四弟不修私德吗?四弟有做过品行不端的言行举止吗?都没有,是故儿臣敢断言,林御史对四弟的弹劾绝对不是事实,请父皇还四弟一个公道。”
在太子说完之后,秦王也站出来说道:“父皇,靖边侯是跟随您多年的老臣了,儿臣虽然未曾与其深交,但是就以他的功勋和事迹来快,不像是那等无视法纪、烧杀劫掠的无耻小人,儿臣恳请父皇明查,以免冤枉了功臣。”
在太子和秦王带头为李天宸还有薛安都辩护之后,又有一些人出来为两人辩护,甚至有些人直接说林涛是无中生有、栽赃陷害的,搞得林涛是面色惨白、惊惧交加,不知道该怎么给自己辩解,而弘景帝则是一直冷眼旁观地看着众大臣的表现,没有做出任何的表示。
直到有近一半的大臣站出来给晋王和靖边侯辩护和求情之后 弘景帝才看向御史台的官员站的方向,说道:“魏爱卿,你御史台的人同时弹劾晋王和靖边侯,你作为左都御史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身为左都御史的魏长明站出来说道:“回禀陛下,因林御史事先并没有将他所弹劾的事情告知微臣,所以微臣不知道林御史对晋王和靖边侯的弹劾是否为真。”
弘景帝说道:“是吗?你事先当真就一点都不知道?”
魏长明解释道:“微臣虽是左都御史,但是微臣也不能洞察人心啊,过去微臣也弹劾过晋王,但那是有缘由的,臣还不敢构陷皇子,也不敢胡乱安罪名,微臣要是知道此事,定然不会让他如此贸然上奏,以免徒增笑柄。”
弘景帝听完之后说道:“难得啊,你居然会向着晋王说话。”
魏长明说道:“臣身为左都御史,身负监察百官、典正法度之重任,所言所行皆是职责所在,不敢是非不分、因私非公。”
弘景帝听完之后笑着说道:“说的好啊!职责所在!要是每个人都有你一种一心为公的态度,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勾心斗角了,行了,你们都别跪着了都起来吧。”
在场的百官都是松了一口气,再这么僵持下去就要演变成大决战了,就是太子跟秦王的党羽也没有人想这么早就往死里打啊,至于那个不知深浅的林涛,没人在意他的死活。
就在百官都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的时候,李天宸又站出来说道:“父皇,儿臣刚才说辞去并州都督一职还有另选良将统领天雄军的事情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还请父皇恩准!”
弘景帝一脸平静地说道:“朕知道了,不知你想让谁来接任并州都督和天雄军的统帅呢?”
李天宸语气恭敬地说道:“关于并州都督的人选,儿臣提议选一位懂邦交和民生的将军,我们虽然跟北凛和谈了,但是打了那么多年,肯定有人因为放不下旧怨而惹事端的,而且和平时代带兵也不容易啊,要是哪天北凛又要开战了,并州必须要有可战之兵来抵御,所以这继任的并州都督儿臣也不知道谁是合适的人选,还是请父皇圣裁吧。”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