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宗越认输(1/2)
书摊上,再也没有其他收获。
这本带有“哈耶克”签名的纽大辅助教材,成为卢灿唯一的选择,被他以两美金的价格买下,捏在手中——这本书本身还是很有阅读价值,可以和傅雷先生翻译的中文版对照着再读一遍。
等他从书摊出来,两老停止窃窃私语,宗老瞟了他手中一眼,“哟,卢少东家还捡漏了?”
卢灿连忙摇头,“是纽大的教材,罗丹的艺术概论。刚好我看过傅雷先生的译本,买下这本英文版对比着再看一遍。您……刚才那本是……宋刻本?”
提到这件事,宗老面露得意之色,不过,他还是摇摇头没给出肯定答复,“目前还存疑,可能是南宋本,也可能是金本或者元早期刻本。”
无论哪一种,都是捡大漏,难怪老爷子这么开心。
“你看看,给点看法。”王老将手中的“破书”,递给卢灿。
从王老手中接过那本略显破旧的书籍,纸皮很脆,份量极轻,大约也就五十克。再看书口,细黑口,书心页码在二十折左右,虽然略有虫蛀痕迹,但整体状况还算不错。
轻轻捻了捻书页,麻纸——这是宋刻本最为常用的两种纸质,另一种是皮纸。
卢灿心底有谱,对着宗老竖起大拇指,“您老捡大漏了,非明本!”
王老和宗老都知道这点,可还想听听卢灿的鉴定。王老笑眯眯的背着手,“如何判定?”
“明棉宋麻”,卢灿头都没抬,说了四个字。
尽管还没打开,可他已经知道,这本书,百分百比明刻本早。
宋刻本和明刻本,在纸张应用上,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目前已发现的宋本,多为麻纸,而明刻本的纸张,因为棉在中国的大面积推广,因而多用白棉纸。
“明棉宋麻”,是宋明刻本鉴定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卢灿小心的翻开第一页。
看到高广的板框,秀丽俊俏的欧体,以及书口处纤细的界栏,鱼尾和单栏象鼻。
简单科普,书口、鱼尾和象鼻。
古籍善本每一张都是对着的,折起来向外的的书页边缘,称之为“书口”。书口着墨,为黑口,书口无墨迹,为白口。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