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1/2)
一个靠劫掠生存的民族,让改性做买卖,首先想到的就是怎样把对方的东西抢过来,因为在这大半年的互市中,大批的牛羊马及各种的皮毛被交换成了鞑靼各部落急需商品后才发现,不出一年后将没有牛羊可交换了,有些小部落的牲畜栏中已经空荡荡,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毡帐,全新的烤火取暖炉,还有各种大小的铁锅,各种粮食,细盐,茶砖及棉布等。特别还有“兵器”什么刀斧之类的东西,其质量远远超过了自己打造的砍刀,更加锋利,从各种长刀到各式短刀一应俱全。最要命的是各式各样玻璃瓶包装的烈酒,透明的玻璃杯子,一只杯子就换走一只羊。
刚开始时皆大欢喜,过上了奢侈的生活而举杯,直到最后大批量的各种调味品及香料,各种罐装的肉食品,各种蔬菜腌制品还有糖水水果罐头的加入后,简直爽到了天,有了这样的罐头,到了大雪时要知道能吃上水果那简直就是神仙般的日子,大批的用羊毛织成的羊毛衫,羊毛裤那种贴身的保暖质感,直接让人无法承受的舒服,用家禽羽毛制成的各种保暖睡被及方便的羽绒睡袋就是梦中之物,随之而来的就是大批大批的牛羊不见了,最后连战马也减少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达延汗发现这个情况后,已经来不及了。
当九原城外的那一场抢掠后,达延汗明知道会破坏双方互市的基础,可是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约束,就放任部落这样的行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又要进兵南下去抢掠阻拦不得,这样的行为已经成了鞑靼生活习惯了,不南下去抢掠一番,总觉的好像缺了点什么。
以前在冬季没到来之前,如果不南下抢掠就没有物资,可能要被冻死饿死,如今虽然有了吃喝,但为了能长久地保住这样的生活,眼看着各种牲畜越来越少了,很多鞑靼家里的圈栏已经空了,所以还是要南下,这是一种无本的买卖,抢到的就是自己的。这种行为已经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了,也似乎忘了百年前被明军打至忽汗河,近年来只因南下也没有什么较大风险,明军只是躲在城堡内边墙中不敢野战。故而鞑靼军能大批南下越过长城,进兵到了京师城下。一路上把抢来的精壮男丁成为奴隶,年轻女子为生育工具,老弱病残全部杀死。
而明朝自宣宗即位以后,鉴明成祖北伐的教训,因而不再派兵远征,而是采取了画地为牢的保守防御政。不断修筑边墙,加强对近边关隘的防御,对蒙古内讧也不再积极干预,任其自生自灭。
土木堡之后,已经放弃了北方奴儿干都司及对蒙古的控制,后又撤回了大宁府,朝廷的这种消极防御政策,减轻了对蒙古各部的军事压力,使蒙古各部得以逐渐南下进入漠南地区驻牧,进入河套,活动范围扩大到了明朝近边,也为蒙古各部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章子俊现在的目标只是把边境恢复到阴山及大青山为界,这也让达延汗接受不了的要求。在古代就是这样,一言不合就开打,先是小股兵马突袭,随后就是慢慢占领,最后就是驻牧,就这样循环而下。如果明朝北上进兵,鞑靼碰到实力强大就往回撤,看到有机可乘就打一架,可是明朝耗不起,时间日久国力最强也被拖垮。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