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从“头”开始(1/2)
不日还没等到边关的奏报,也没有东厂及锦衣卫的密保,却等来了平安伯写给内阁谢迁的私书。
信中极尽夸赞内阁,说是此届内阁国朝名臣也,其继体守成,治化之美,上媲圣祖以来各臣,驾轶帝王。辅臣则有若太师晦庵(刘健)、西涯(李东阳)、太傅木斋(谢迁)。顺带着把李东阳,刘健夸了进去,
于乔(谢迁的字)仪观俊伟,秉节直亮,机断决策千里,与刘健、李东阳两位阁老共同辅政,而只有于乔见事明敏,善持论也。故而有些事宜跟于乔商讨,再禀明圣上。
接下去就是详细地说了无意中夺得新忽热古城的汗帐,又如何占领了六座城池而让鞑靼心甘情愿,还满心欢喜,这就是计谋啊,在边关不单是打打杀杀,还得学会于乔的谋断云云。特别是这一句,学会于乔的谋断,言下之语就是跟你谢迁学的。
关于盟约盟书,章子俊不认,所签不是盟书也,而是一份防止鞑靼反悔的约书。占了六座城池后便于联通联络要修路,这份书就是往后不让鞑靼起兵夺回城池。
接下去就是展望了,在大局上控制了五原,乌拉特,九原不光是占领了黄河套顶这一片丰蕴牧区,也完成了对蒙古土默特的合围。减轻了大同宣府的压力,太祖有灵,收复归绥城(呼和浩特)不再是梦想。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