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传来赵青晴爽朗的笑声:
“是的呀,这次代表团到匈牙利交流,我在布达佩斯。”
“布达佩斯?”
听到这个地名,晏宁不由得想起了那部著名的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电影充满黑色幽默的剧情,还有绚烂的色彩,一直是许多电影发烧友的心头好。
“是的,布达佩斯是匈牙利的首都。”以为她对这个欧洲小国不熟悉,赵青晴笑着给她介绍。
“这是最早和我们建交的国家之一,从50年代开始就一直和我们保持着友好关系,也会经常举办各界的文化交流活动。
对了,有一位北影厂的老前辈为了纪念来匈牙利演出,给自己两个儿子分别取名“布达”和“佩斯”,一度成为我们圈里的美谈呢!”
这个典故晏宁上辈子就听过,是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的故事。他的儿子陈佩斯后来也是著名的演员、导演。
“真的吗?那还真的是一个有意义又有意思的名字。”晏宁也很开心的附和。相隔万里还能够联系,这让她也非常感慨和开心。
“我打电话到你家里,是老晏告诉我你在美利坚的电话的。”赵青晴再次开口道。
“我和你爸妈聊了许久,能感受到他们在港城过的都很好,我也放心的很。
说句犯错误的话,你爸带着你们娘俩走了也好,起码能让你妈再也看不见那些糟心的人!”
听着她的感叹,晏宁点头称是。
其实晏母张改梅在吉春还是有亲人的。
晏宁的姥爷还有两个舅舅都在吉春的乡下生活。不过张改梅早在晏宁5岁的时候就和家里断亲了。
说来又是一部乡村伦理大戏,张改梅的亲妈在她三岁的时候因为生弟弟难产死了,一尸两命。没多久之后,她父亲就在重男轻女的张奶奶的做主之下娶了后妈。
后妈进门以后三年抱俩大胖小子,年幼的女儿就在这爹不疼娘不爱的情况下磕磕绊绊的长到了11岁,其中受了多少气可想而知。
一个偶然的机会,县里的剧团下乡演出,张改梅跟着小伙伴们去凑热闹。剧团的服装师是个老裁缝,看她对花花绿绿的演出服爱不释手,就善意的教她绣了一朵简单的小花。
没想到张改梅在针线上面十分的有天赋,没多久就掌握了要领。老裁缝就好奇的问起她的家庭情况,几番交流下来才知道她小白菜一样的身世。
老裁缝的丈夫儿女在战争中都没了,见她可怜也是怜惜的很。于是就带着她去了张家,在给了张家奶奶5块钱以后,就收了张改梅为徒,把她带到了身边学手艺……
几年之后,张改梅学成出师,也在剧团里做服装师。后来吉影厂成立,她凭着一手好手艺被电影厂录取。原本好几年对她不闻不问的‘家人’听说她当上了工人,就闻着味儿找到了吉春厂……
而张改梅已经长成了大姑娘,性子也由过去的怯懦变成了泼辣爽利。面对着张家人的行为,是一点都不妥协,只答应给张老头尽基本的赡养义务,别的一概没有!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