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秦有虎的事情之后,村里的其他人似乎都长了记性,没人再敢轻易找沐南笙的麻烦。她的日子也因此清静了不少。
半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秋收的繁忙季节也终于告一段落。
经过这半个月的辛勤劳作,沐南笙的变化让村里的人都感到惊讶。
她不仅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因为辛苦而消瘦,反而还略微长胖了一些。
脸上的轮廓变得更加圆润,看起来更加好看了。
秋收结束后,村里的生活节奏一下子慢了下来。农田里的活计少了,村干部们开始准备冬天的储备和来年的耕作计划。
秋收的忙碌过去了,沐南笙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她决定好好收拾一下院子里的自留地,准备在冬天来临之前,种下最后一茬青菜,为冬日的餐桌增添一些绿色。
这天,沐南笙穿着旧衣裳,戴着一顶草帽,把三分自留地里的杂草清理得干干净净。
忙活了半天,她突然感到一阵口渴,更重要的是,她很想吃鱼。
想起院子后面不远处的那条河,沐南笙的眼睛亮了起来。
她拿起一根竹子,用刀削尖了一头,然后提着木桶,兴冲冲地往河边走去。
河边,几个村里的妇女各自占了位置,正在洗着刚摘的野菜,一边洗一边家长里短地聊天。
看见沐南笙过来,她们的说话声音小了很多,其中一个眉毛只剩下一半的大娘,声音洪亮地问道:“沐知青,这是准备叉鱼去?”
沐南笙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回应道:“是啊,大娘,这不嘴馋了,想弄点鱼解解馋。”
“嘴巴这么馋,可不好找对象,谁家敢要啊?”
大娘旁边的一个长相刻薄的妇女阴阳怪气地说了出来,话里带着明显的尖酸刻薄。
沐南笙翻了个白眼,没有搭理这些无端的评论,只是找了一个河边的合适位置,准备开始叉鱼。
河水潺潺,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沐南笙的心情也如同这河水一般,清澈而欢快,她完全没有把那些无聊的闲言碎语放在心上。
那个妇女见沐南笙默不作声,以为她是个好欺负的软柿子,和其他一些知青一样只会打碎牙齿肚里咽,说起话来更加肆无忌惮:
“沐知青瘦巴巴的,像条竹竿似的,要啥没啥,肯定不好生养。”
长相刻薄的大娘也跟着打量沐南笙,上下挑剔了一番,最后摇摇头,故作惋惜地说:“屁股不够大,生不出儿子啊。”
沐南笙依旧不为所动,她专心致志地观察着水面的动静,手中的竹竿轻轻颤动,等待着最佳的时机出手。
在她看来,与其在这些无谓的争执上浪费时间,不如实际行动来得更有意义。
“金花婶子,你还挑上了?就你儿子那样,五十岁大妈都看不上。人家可是城里来的,什么优秀男人没见过。”
说话的是荷香婶子,她和金花婶子是村里出了名的冤家,平日里总是针锋相对,这次也不例外。
一听这话,金花婶子的脸色立刻变得难看起来,她怎么能容忍别人这样说自己的儿子呢?
她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反驳道:“城里来的又怎样?现在不照样需要到乡下来,我儿子哪里不好了?”
荷香婶子睨了她一眼,不甘示弱地继续说道:“你儿子好?那怎么到现在还打着光棍?桃花坞大队哪家不知道你儿子那脾气,那懒样,哪家愿意把姑娘嫁给他?”
金花婶子的脸涨得通红,她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旁边的人拉住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