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近年根底,天气越冷。
邕州的冬天虽然没有雪,但也阴冷异常,尤其是下着细雨的时候,穿多少衣服都白搭。
即使是这样的天气,卫峥也要外出视察,好在身为武夫,这点寒冷影响不到他。
五羊山拉起了巨大的横幅。
“热烈欢迎卫峥会长莅临五羊山指导!”
这里原本是土匪窝,经过半年的建设,现在已经成为了水果、药材基地。
邕州制药厂需要的药材,大多产自五羊山,这里有万亩荷塘,种的都是七叶莲子。
还有大面积的人参,都是经过传送门改造的变异人参种子,品质优良,即使年份不足,药效也很好。
其他各种药材也是应有尽有。
于峰全程陪同,这里本来就是他主持建立起来的,当时邕州面临困境,是想把五羊山作为后路。
虽然危机已经过去,但卫峥还是到这里视察一番,以示重视。
花了大概半天时间,才将五羊山基地转了一圈。
“这里远离城市,安保工作一定要做好,还有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以免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基地负责人满头大汗,有些话他听懂了,有些话又听不懂。
只能眼巴巴看着于峰这个老上司。
于峰道:“就是让你们不要乱砍树,不然一下雨山就塌了,泥水往山下流,会冲击药田,道路,房屋……”
“没错,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卫峥点头。
负责人连忙表示:“我明白了。”
从五羊山离开,卫峥一行人又从邕州港坐船出发,前往马尾港。
乘坐邕州号,不用二个时辰便到。
远远看去,就能看到高大的龙门吊,还有庞大的船坞。
马尾造船厂已经开始运行,邕州钢铁厂生产的钢材源源不断运过来。三艘2000吨级的铁甲船,同时开工。
那些洋人俘虏大多数在船厂服劳役,因为造船是技术活,洋人在这方面确实领先。
不过卫峥也安排了一大批学徒工,让他们跟着洋人学习,相信不久后,就能拥有自己的造船工。
自治军第三标就驻扎在马尾,负责保护船厂,以防水州官兵突然发难。
邕州号也时常巡航到这里,防备海上的威胁。
结束马尾造船厂的视察工作后,卫峥又领队从梅马大道(望梅岭至马尾港)返回邕州。
这条原本是茶马古道,道路狭小,通行不便。
为了加强邕州和马尾港的联系,在战争结束后,卫峥就招募了大量民工修路。
因为工钱给的多,还能吃饱饭,许多水州百姓也来应征。
以至于后来,整个修路队伍,水州百姓占了大半。
正因为有了这批生力军,梅马大道进展迅速。
邕州自治区的各种优惠政策也是这样传到了水州,在这个冬天,许多饥寒交迫的水州百姓沿着梅马大道,进入邕州,请求加入自治区。
卫峥自然来者不拒,给他们登记造册,划分田地。
为此,水州知府还派人过来交涉。
但卫峥连人都懒得见,水州地理位置太好了,迟早要收入囊中。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