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晨带着研发团队正式进入新型卡车的制造阶段。实验室里灯火通明,机床轰鸣,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的铁锈味和柴油的气息。为了赶上军部的任务期限,整个团队几乎是连轴转。
“老李,钢板再往左挪一毫米!这轴承的精度差一点都不行!”周晨站在车架旁,手里拿着游标卡尺,声音中透着一丝不容置疑的严厉。
老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咧嘴笑道:“小周,这钢板得再打磨两遍。我这手都要废了,这车要是不好用,我跟你姓!”
“别废话,测量误差超过0.1毫米,你就等着被军部揍吧!”周晨白了一眼,继续低头调整车轴。
底盘的制造是整个项目的重中之重。这次的设计采用了强化钢材加固的梯形框架结构,既能承载5吨的重量,又要确保在泥泞山地上行驶时无比稳定。为了确保每一处焊接点都绝对牢靠,周晨亲自上手焊接。他手稳如山,火花四溅间,每一条焊缝都如同艺术品一般均匀顺滑。
“这焊得比缝衣服还细致,真是绝了。”老刘一边搬材料,一边忍不住啧啧称赞。
“别贫了,赶紧把减震器拿过来!”周晨头都没抬,继续忙着调整底盘结构。
减震系统的安装也是个硬活。周晨设计的双筒液压减震器,既要吸收震动,又要保证耐用性。老李一边调试,一边咬牙嘀咕:“说真的,小周,你这个设计也太变态了吧?这减震器怎么感觉比我家那破床还结实?”
“结实才好,难不成咱是给人造摇篮的?”周晨嘴上调侃,但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含糊。他一边调整螺丝的松紧度,一边用游标卡尺测量减震器的弹簧位移。
与此同时,发动机的组装工作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柴油发动机的结构复杂,燃烧室的设计尤为关键。周晨亲自操刀,用车床精细加工每一个活塞和连杆。
“周晨,这活塞的光洁度高得跟镜子一样,啧啧,这车真是稀罕物!”负责车床加工的老王忍不住感慨。
“少废话,赶紧检查燃油喷射系统的密封性,要是漏油,回头你可别怪军部找你麻烦。”周晨嘴上不饶人,但心里却对整个团队的表现十分满意。
三天三夜的连轴转后,终于到了最关键的总装阶段。车架、底盘、发动机、悬挂系统、驾驶室……一个个零件被逐一安装到位。周晨站在车旁,指挥着团队成员进行最后的调试。
“发动机再试一次!”周晨喊道。
老李拧紧螺丝,按下启动按钮——
——“轰——”
柴油发动机低沉的轰鸣声瞬间响起,整个车身微微一震,随即恢复平稳。团队成员们顿时欢呼起来。
“成了!成了!”老刘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周晨却依然冷静:“别高兴太早,刚才的噪音稍微有点偏高,减速箱的齿轮可能还得再调一调,咱们再试!”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