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生的评价这么高?
以拳法驭书法,这一点赵麟能理解。
赵麟确实是通过不间断的演练太祖长拳,最终将各自为政的八个笔划成功融合了在一起。
但是韩先生夸他有开宗立派,成就一代宗师的潜力。
这是不是有些太夸张了?
“先生肯定是爱屋及乌了,我真没有觉得我的字写的有多好。”
赵麟看着面前一气呵成的字帖,如是说。
韩宁芷沉默了。
眼前的字帖看气势大开大合、磅礴奔放,格局舒展却又归正严谨、内敛锋芒。
按照父亲所说,眼前之人练字不超过十日。
十日就能练到这种境界。
那她过去十几年的勤学苦练算什么?
算她能吃苦?
韩宁芷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却变成了一声无奈的叹息。
她终于体会到家族子弟看她的心情了。
韩宁芷像一棵肆意生长的大树,无人能与她媲美,只能抬头仰视她。
眼前之人却是高山。
可望而不可及!
“真是妖孽啊。”韩宁芷摇了摇头。
小心的收了赵麟的字帖,韩宁芷像是忘了比试的事,转头讲起了乡试。
“乡试与院试不同,考试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经义、诗赋、策论。”
韩宁芷的话题转移的很硬,但赵麟却没有多想。
他是真的对自己的书法不自信。
练字不同于背书。
赵麟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看一遍就能把书背下来。
但是练字就不一样了。
远到东晋写《兰亭集序》的王羲之,近到六十年后开创瘦金体的徽宗赵佶,都是积年累月的苦练才有了最终的成就。
赵麟满打满算练字不到十天。
他就算再厚的脸皮也不敢吹自己的字有多好。
韩宁芷眼光偷瞄赵麟,见他没有再追究比试,心中顿时松了口气。
同时,她心中对赵麟的印象也有了一些改观。
韩宁芷看到赵麟的第一眼,见他唇红齿白、面容清秀,以为也是学东京城那些油头粉面的纨绔衙内。
虽然相信韩先生看人的眼光,但她心中还是不由得一阵厌烦。
此时见赵麟谦逊儒雅,确实像是个君子模样,对他的印象顿时大为改观。
“乡试考试时间为三天,中间不得离开贡院考房。”
“第一场是经义,考儒家经典的阐释和理解,内容是‘四书’、‘五经’。”
“第二场考诗赋,诗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要求按格律创作,词藻押韵,对仗工整。赋则注重文采和用典,依据考官给定的题目作答。上一届的考题就是以‘秋日’为题创作一篇赋文。”
“第三场是策论,上一届的考题是问政,要求阐述对朝廷财政危机、边疆防御等问题的看法与策略。”
说到这里,韩宁芷沉声道:“父亲说你有过目不忘之能,第一场经义对你来说不是问题,接下来的重点放在诗赋上。”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