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33年,乾元六年。
这几年大清一直都在养精蓄锐,明面上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变化,实际上单从国力来说就翻了不知多少倍。
军队上实现了从冷兵器到热武器的转变,战场前线都配上枪不说,还配备着大炮。
这大炮射程威力和简便的操作,远不是康熙年间红衣大炮可比的。
更是解决了过于笨重运输困难和后坐力太大的难题,成了战场上的一个杀手锏。
因为有裕亲王这个钱串子,弘晖又没有闭关锁国,相反还鼓励与洋人贸易。
国库前所未有的充盈,大多数都是从洋人手里坑来的。
洋人不是大清子民,允禟坑起来没有任何负担。
国库有钱,就有了底气。
弘晖继续推行先皇时期提出的摊丁入亩赋税制度,甚至在先皇基础上给百姓减免更多赋税,兴办官学培养人才。
一时间,大清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
人口爆炸性增长,在去年全国人口突破了两个亿。
弘晖知道是时候开始他的征途了,华夏的土地,他寸土不让!
很快,立威的机会来了。
准葛尔新可汗摩格年轻气盛,狮子大开口要大清每年封赏三百万两白银。
说好听点是封赏,说难听点就是要保护费来了。
意思是你要么给钱平事,那么他就准备以此为借口攻略城池约战。
一看到这折子,一家人都摩拳擦掌,争着抢着要带兵打仗。
已经六十一岁的直亲王允禔虎眼一瞪,就要毛遂自荐。
被弘晖连连摆手婉拒,弘晖可不敢让老爷子去战场,他被圈禁那么多年身体落下不少病根,身子骨大不如前了。
弘晖可不想让他站着过去,躺着回来。
就在一家人争得头破血流时,边关送来密报,说是雁门关外的准葛尔军队突发时疫,准葛尔的人提出可汗摩格要进京拜见皇上。
一听这话,弘晖还没说什么,底下一群人不乐意了,七嘴八舌说个不停。
纷纷猜测这是准葛尔的阴谋诡计,时疫是不是真的不一定,但是数十万大军加充足的粮草可是实打实的事。
谁知道这准葛尔可汗葫芦里卖得什么药啊,没准是他想让大清放松警惕偷袭呢。
反正就是害怕弘晖道德品质太高,不想趁人之危不打了。
弘晖是这样高尚的人吗?很显然不可能是,他只知道趁他病要他命。
弘晖沉思一会,同意了准葛尔可汗摩格的请求。
他一说,底下人都要炸了。
弘晖都看到他十四叔去摸鞋底了。
还是看了眼他身上的龙袍才不情不愿停下动作。
很显然,但凡他不是皇上,今天一顿来自叔叔伯伯的胖揍是逃不了了。
弘晖正色道:“既然摩格可汗如此知礼,咱们大清也不能失了风范。
这样吧,等摩格可汗到了大清,朕会派人去探望不幸感染时疫的准葛尔同胞们,就不知道诸位谁能担此重任呢?”
听见这话,除了弘时所有人都明白了皇上打算。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