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1/2)
刘幼诚说了半天,最后用请求的语气对他母亲说:“就相信您儿子的眼光吧。这姑娘绝对纯真,也很有灵气,不会的一看准能会。”
老夫人被他说得意动,说:“那就留下她?”
刘幼诚赶紧说:“当然是留下了,这是您儿子女儿儿媳的一片孝心嘛。”
“行,你去给你爸说一下。”
孔玉爱见刘幼诚和他母亲从那个房间里出来后,又进了另一个房间。
老夫人沏了杯茶,送到孔玉爱面前说:“怎么不坐呢?快坐下喝茶。”
孔玉爱一下慌了神,结结巴巴地说:“不不不,老师不能这样……”她说着,赶快接住了茶。
“不必客气,你是客人,应该的,坐。”
孔玉爱理解老夫人这话的意思是,不会要她。她忐忑不安地依着老夫人的话,在沙发的边儿上慢慢地坐了下来。
老夫人看看孔玉爱,猜出了她在想什么,心说,这姑娘还真敏感,从自己一句话里就意识到,她可能不被接纳。老夫人因此反倒来了兴致,就问孔玉爱说:“你乐不乐意来这个家里呢?”
孔玉爱赶紧站起来说:“乐意,乐意。若能在老师身边做事,那是我家前世修行的结果。只是我的差距太大,我只有初中文化,就怕说话做事不入耳,不入眼,辜负了老师们。不过,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
老夫人心说,还真让她儿子说对了,这个孔玉爱是很灵透的。
这时,老先生从书房里出来了。他笑盈盈地看着孔玉爱说:“欢迎欢迎啊。快坐下,不必客气。”
刘幼诚也跟着出来了,他知趣地对父母说:“我去公司了。”然后对孔玉爱点点走,走了。
孔玉爱见状,哪能不明白知道自己被接纳了,赶紧把刘幼诚送到门外,关上门后回来对老先生和老夫人说:“太感谢老师们了,给了我这个机会。老师一家人肯定是我到北京遇上的第一个大恩人。我一定认真学习,好好努力。这里的活儿,我肯定都不知道该怎么做。还得麻烦老师们教我。现在该干什么活儿,就请老师们给我指点吧。”
老先生摆摆手说:“不急不急。坐下,我们说说话。”他随即问,你是叫孔玉爱吗?孔玉爱站起来回答说是,她叫孔玉爱。老先生又摆摆手,叫不必紧张,待她坐下后说:“好,这个名字好。你家里都有什么人?”
孔玉爱又站起来回答说:“家里有公公婆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老夫人和老先生听说她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十分惊讶。
老先生说:“真没有看出来呀,你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又有儿子又有女儿,好啊!”
老夫人看看老先生,似要说他什么,但没有说。她对孔玉爱说:“我们以为你是个姑娘呢,想不到都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你是怎么舍得扔下孩子出来的?”
孔玉爱叹了口气,回答说:“不出来不行啊,家里太穷了。十年前就想出来,没有出来成。今年儿子就要上三年级了,女儿就要上二年级了,我都二十八岁了,我男人都三十岁了。我对孩子和孩子的爷爷奶奶说,再不让我们出去,这辈子就出不去了,家里的贫穷面貌也就没法改变了。我们出去既是为了实现我们自己的理想,也是为了改变全家人的命运。就这样,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支持我们出来了。”
老先生听了,赞同地说:“是这么个理儿。农村还是很穷啊。这是中国最根本的一个问题。纵观历史,从古到今,每朝每代,莫不是农村农民的问题占首位。”
老夫人一听,赶紧打断他说:“不会又要讲你的历史吧?”
老先生说:“你莫要打岔,我要说的是,现在中国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农村和农民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谈不上国家的富强。该怎么办呢?就是玉爱他们走的这条路,走出大山,走出农村,向城市靠拢,实现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惟有如此,才能解决农村和农民这个大问题。这既需要城市里的人努力,更需要农村里的人狠下心来,做出一定的牺牲,方能实现。”他说着,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当意识到自己又进入了讲课的状态,自嘲地冲老夫人笑笑,又坐下来,接着说:
“行了,我是讲得有点远了。玉爱你到这个家里来,是缘分。不必拘束,进了这个家,就是这个家里的人,要快快乐乐的。我们之间不存在谁侍候谁的问题,大家各有其责,做到相互关心,互相照顾就行了。以后我们会有很多时间慢慢地聊,今天就说这几句吧。”
他随即对老夫人说:“夫人啊,家里添了新成员,中午是否得有所表示呢?”
“那是当然了,还用得着你说嘛。”
这时,成跃山正从一家商场里出来,在街上急切地走着。他还没有找到工作,还在继续往前寻找。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