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权力之争(1/2)
上这个折子的大臣叫陈萧,他在吏部担任给事中的官职。
这是一个品级很小但却握有实权的职位,大概相当于今天的政府秘书长,权力不小。
陈萧在奏折中说,顺天府主考官李振邺共收受七十三人的贿赂,共计白银两千多两。
并在考试过程中为考生交换考题、传送答案。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今年顺天府的考生一共一百一十人,竟有七十三人向李振邺行贿,而且受贿数额竟达两千多两。
按当时清朝的购买力来换算,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300块钱人民币,两千两银子就是60万块钱。
尽管这笔数额在今天的腐败案件中不算什么,但在当时已经算是天文数字了。
而且科举考试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一旦发现徇私舞弊向来都是从重处理的。
所以仅凭这一点,剐了李振邺都不为过。
但康熙显然并不想这样做,他要放长线钓大鱼。
因为李振邺正是鳌拜儿子小妾的父亲。换句话说,他和鳌拜也算亲家,二人之间有着不可告人的利益往来,李振邺肯定知道不少鳌拜的内幕。
康熙坚信,只要突破了李振邺,那扳倒鳌拜就容易得多了。
在仔细向几位帝党成员打探过后(所谓的帝党,就是忠心于康熙一派的势力,主要成员有安亲王岳乐、苏克萨哈、张四喜等人),康熙认为,这个陈萧是值得自己信任的人。
于是康熙便想通过陈萧在这个李振邺的身上做文章,然后寻找机会扳倒鳌拜。
这主要还是因为康熙担心,要真动起手来,仅凭善扑营这几十号人他还真没有必胜的把握。
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四位辅政大臣之间的权力格局: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