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不少朝臣的思维就好比什么?一个国家的官员骂另外一个国家如何如何坏,但是骂对方的人依然会选择把自己子女送到他嘴里这个万恶的国家。
大家就没有想过,他们为何不把自己子女送到他们口中制度优越的盟友那里?因为很简单,他们清楚谁是法治社会,谁是人治社会。
此时的朝廷官员,他们希望朝廷是法治社会,但是他们依然不想放弃特权,这原本就是一对矛盾。
长孙侨并没有给大家思考的时间,接着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贸易。
这两个字,在场的人既陌生又熟悉,去年开始,大唐日报上面经常会出现很多新词汇,就连百分比和小数点等都是通过大唐日报学来的。
“贸易两个字很好理解,就是买卖双方交易的称呼,大唐的贸易主要集中在内部,而忽视了外部。
此前说到的经济流通、人口流通等,主要是内部经济循环。
我们把大唐的贸易比喻成一个湖泊,这个湖泊没有外来的水注入,那么想依靠自身增加湖泊的水量并不容易。
那么如何才能增加湖泊的水量?那就是要发展对外贸易。”
长孙侨在黑板贸易前面加写了对外两个字。
“什么是对外贸易?国家之间的买卖行为就是对外贸易。
根据致远商行的数据,去年一年,致远商行代理商通过贸易卖到周边国家,总共带回了23万贯。
这些钱进入大唐以后,就能增加更多的就业和税收。
当然,我们也需要从周边国家购买不少东西,就像大家身上穿的毛衣,羊毛就是从突厥购买而来的。
发展双边贸易,对于大唐经济发展有巨大好处。
我们来看历朝历代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我们都能用经济两个字概括,朝廷没钱了,百姓也没钱了,没有钱粮,朝廷就无法运转,崩塌就是必然。
因此,大唐发展商业,不应该只局限于大唐内部,更应该放眼于四海,朝廷应该鼓励大家走出去,用大唐的各种商品,交换其他国家的黄金珠宝和白银。”
“不对啊!没钱直接印制不就好了?”长孙侨话音落下,有人就提出质疑。
长孙侨微笑着说道,“我今天给大家再说说,随意印制钱的后果。”
长孙侨在黑板上写下了货物和货币。
“你们谁知道二者的关系吗?”
没有人回答长孙侨的话,长孙侨感受到孤掌难鸣,“最早的人类之间,互相交易是通过以物易物,我今天河里打了一条鱼,给你交换一只野鸡,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种类增加,大家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以物易物实在不方便,因此,作为商品交换的中介就产生了,那就是我们的货币。
从最早的贝壳,到后来铜钱,货币本身没有价值,他的价值是人们赋予的。
如果朝廷废除铜钱,改另外货币,铜钱还有价值吗?真正有价值的是人们生产生活用到的商品。
既然货币是货物赋予他的价值,那么,货币的价值就由货物来决定。
刚才提到制钱,假如长安的商品价值200万贯钱,而长安的货币有600万贯,这600万贯钱涌入市场,会出现什么?”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