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记住这头骡子

作者:三国之仲氏太子 返回目录
    第129章 记住这头骡子(1/2)

    “少将军,翻过这座山,就能望见修水了。”

    “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只须沿着修水河东下,咱们用不了几天就能到上缭了。”

    一个向导模样的士卒牵着一头骡子,一边走,一边指着前面的山路指指点点道。

    袁耀坐在骡子上,全没了两天前的悠哉模样,此时如同戴上了痛苦面具一般。

    这山路实在太漫长,太难走了!

    一山过后又一山,一水过后又一水。虽然每天翻过山都不重样,但好像走过的路又都是一样的。

    这一趟数百里山路,别说人了,连马都被累趴了。

    现在黄忠等人,都是牵着战马,和普通士卒一样在步行。

    而袁耀的坐骑本是匹千里马,但因为是北方马的缘故,长得高大却不善走山道。

    为了不让坐骑倒毙,袁耀的亲卫们在路过一个名叫阳辛的大屯的时候,花重金买下了屯里唯一一只骡子,让袁耀免了行山路之苦。

    虽然队伍里还有不少驴子,但黄忠等人宁愿步行也不肯骑驴。

    笑话,堂堂一军之将,行军不骑马骑头驴,说出去让人笑掉大牙。

    太丢份了!

    但骡子就不一样了。一般的骡子由公驴和母马杂交而生,长得比驴大,又比马强壮,因为体形似马,因此又俗称“马骡”。

    当然还有一种公马和母驴杂交后所生的种间杂种,体形更似驴,得名“驴骡”。

    而一般的骡子,都指的是马骡。

    骡在中国的历史由来已久,春秋时就有之。但一开始只被当作供王公贵族玩赏用的珍贵动物,而没有被大规模投入军用、民用。

    因此袁耀骑个马骡,不仅不丢份,反倒十分契合他世家子弟的身份。

    只是尽管马骡相比马和驴,有着耐粗饲料、耐劳,抗病力及适应性强,而且挽力大并能持久的诸多优点,尤其适合拉车和驮物用。

    但骡子直到宋代,仍不多见,更是很少被农民养作牲畜使用。

    只因骡这个杂交物种有一个极大的缺陷,那就是不能生育。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重生之四合院的日子 荒年又如何?照样吃香喝辣当地主 开局继承修仙门派,弟子竟全是卧底 渣总跪地求原谅,宋小姐已另嫁他人! 名义:不小心拿了,赵蒙生的剧本 秦风萧嫣然 苏卓恒谢芷秋 江梦月 徐麟 开局爷爷会算命

袁耀诸葛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三国之仲氏太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国之仲氏太子并收藏《袁耀诸葛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