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缘起天圣山

作者:天圣山 返回目录
    第二十七章 缘起天圣山(1/2)

    石山多一生为何这样艰难坎坷?据说他在后方降生时其父正在前方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战,有人据此认为这就是他多灾多难的根源。但生得艰难活得美满的人比比皆是,为何石山多就成了“生得艰难活得更艰难”的例外?其实石山多不仅是英雄的后代,还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照理是走在了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上,但太多的偶然让他的命运遭遇了一连串的改变,离预期的轨道越来越远。

    石山多的父亲是参加过淞沪会战和中缅远征的抗战老兵,由于战功显著,抗战后期已经成长为一个国军少校,那时大家都称他为石营长,在我们当地很受人景仰,方圆百里都有名望,在上一代人中很有影响。抗战胜利后,石营长放弃升官发财的机会,解甲归田回到我们老家松林湾来,那时他的老母也还健康,他的确想陪一家老小过点安稳的日子。石营长回乡后,置办了一些必要的田地和房产,就积极捐资办学,支持乡邻读书,正读高小的汪部长和我父亲都曾得到过他的资助。那时作为抗战英雄的石营长,经常被各个学校请去作报告,他也借此描绘和平愿景、宣传进步思想,鼓励学生认真读书,积极参加战后建设。他多么希望下一代从此以后能够远离战火,耕读传家,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不久他就把石山多送到了我们当地最好的学校发蒙读书。那时石山多享受着最优质的教育,过着最舒适的生活,遵循的完全是社会精英的成长规律,但命运的转折起伏谁又能说得清预料得到呢?

    我们大队有山有河,很多队的水利条件好耕种都不错,但我们二、三队同在一个大的干塆塆里面,既不靠山,又不邻河,耕种条件差收成薄,基本没有住着大户人家,只散居着一些从各地迁移来的小家小户和租田户。石营长回来后,有了点大户人家的派头,买了附近一些田土,半租半送让塆里条件差的贫农和租田户耕种,情况得以好转。土改后我们队田多土多,收成相当不错,反而成了全大队日子最好过的队,优越感自豪感明显不一般。

    在石营长回来改变我们二队面貌的那段时间,汪部长、父亲、张得民等很多人都接近过石营长,向他学习请教,一起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在思想上自然会受到他的一些带动和影响。遗憾的是和平的曙光太短暂了,不久内战爆发,石营长被多次征召只好重新返回部队,留下石大妈在家孝敬石老妈陪石山多继续读书。

    战端一开,人心涣散,时局变得混乱不堪,血气方刚的汪部长和我父亲书都读不下去了,趁着年轻气盛身强力壮何不外出去闯一闯?他俩边走边商量,汪部长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闯荡,父亲觉得应该回家把张得民带上。最后二人击掌约定,汪部长先出去找石营长,等他联系上石营长后,父亲再带张得民去与他们汇合,然后同生共死一起四处闯荡,一起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一起迎接新的和平阳光。辗转一年多,历尽千辛万苦,汪部长好不容易才找到他崇拜的英雄石营长,这时战火已燃到了南方,石营长叫他先不要盲目北上,说很快就要迎来全国的解放,叫他积极参加一些外围的地下活动,宣传进步思想。汪部长暗地里知道石营长就是潜伏在国军里的地下党,在他的影响下,进步很快,不久就参加了青年团,土改后很快便入了党。成为大队长后,汪部长对石老英雄一直心怀感激,对英雄的后代石山多着力培养,积极推荐石山多参军入党,在审查档案时,才知石营长是国民党军统的骨干力量,而且死因也很蹊跷。当时这是一个很严肃的历史问题,开不得半点玩笑。汪部长如梦方醒,这么多年以来,自己怎么会把一个反革命当英雄来崇拜?看来历史必须认真对待,由于担心自己的老底被揭穿,更担心进步受牵连,汪部长只好对石山多忍痛割爱,在汪正芳的婚姻大事上只有把石山多晾在一边,他才能把那段历史绕开。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唐先生,你看我像你的白月光吗 纪宁薄亦沉熙熙小捷南南 简小兮秦川 嫁国公 程暮苏瑾儿 田医生的万人迷影帝老公 唐子煜顾依雪 宁烟 科技末世:我带人类闯宇宙 宿醉闺蜜家,意外被她哥看上了

孙画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天圣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圣山并收藏《孙画策》最新章节。